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什麼時候不去開會比較好?:101個讓你薪水更高、升遷更早的工作妙點子

我們常常聽到類似這樣的建議:「管理一個團隊的最好方法是給予他們自主權」,或是「聆聽顧客心聲」,甚至是「偉大的領袖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養成的」。但你是否曾想過,這些建議出自哪裡?誰說它們有用呢?它們真的有用嗎?

  本書援引101個世界級的商業研究成果,從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密西根大學、西北大學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挑戰你對工作方式的認知,例如:

  何時該相信自己的直覺?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與匹茲堡大學的研究發現,如果你對一個主題有豐富的知識,那麼當你高度信任自己的預測時,它就越有可能是對的。

  為什麼偶爾駡髒話並不是壞事?

  人們普遍認為駡髒話是不好的行為,將它視為攻擊性或缺乏自律的表現。但英國基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揭開了駡髒話的正面作用:它有助於減輕疼痛,提高人們對疼痛的忍受力。

  所以,下次當你的電腦當機,毀了辛苦工作一整個星期的成果,就放開拘束地駡髒話吧,這樣你會覺得好過一些。

  千萬不要熬夜

  一個晚上平均睡45個小時就等同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有0.1%,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認為,這和喝下四瓶啤酒的效果一樣。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會希望自己在喝了四瓶啤酒之後,才開始處理日常工作。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與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也顯示,睡眠不足會使人在需要「創新思維、風險分析和策略規劃」的工作上表現欠佳、可能導致比平常更粗魯的行為,還會在工作中出現不道德的行為。

  上班時間上網閒逛可以提升效率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實驗指出,上網瀏覽網頁可以讓人迅速提振精神,提高員工的生產力——只要他們不去查看電子郵件信箱。

  除此之外,你以為有親和力就一定是好事嗎?你以為打折就能讓顧客蜂擁而至嗎?你以為拖延一定是壞習慣嗎?你以為……你以為的,未必就是對的。從今天開始修正你對工作方式的刻板印象,讓自己下班提早、業績爆錶、薪水往上飆!

我們是誰?大數據下的人類行為觀察
 你沒見過的大數據另一面,
  美國知名社交網站創辦人用數學證實:
  我們其實是這樣那樣的人。
  臉書、推特、RedditT umblrInstagram……等社交網站
  一躍為新一代的人口學家。
  大膽創新關於人類行為的調查,一場醞釀中的革命正在發生!

  一般談到大數據只談商機和操控。
  其實,巨量數據正透露出人類以為四下無人時,我們是什麼樣子,
  我們想的、說的、做的,其實都不一樣。

  這個傳統問卷調查問不出的真相,來自大數據中,人們最真實、最不設防的心聲。
  當我們以為每天只是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每一個行為,最後都匯集到數據裡,成為大數據裡的一部分。

  美國著名網站OkCupid創辦人魯德透過經營交友網站,
  得到一般研究無法取得的巨量數據,而且真實,
  因為在交友網站上,人們只依自己的想法行事,誠實透露好惡,
  藉由統計分析,解讀用戶創造出來的資料,
  用廣大的樣本數來證實一般人會有的猜想,或者破解常見的迷思。

  本書觀察到在網路時代,數據所帶出的真相:

  1. 男人偏愛二十歲出頭的嫩妹,這是胡亂栽贓還是信口開河?數據證實,這是真的!女人過了21歲以後,在擇偶市場就開始走下坡。

  2. 缺陷是一股強大力量!與其當個芸芸眾生,還不如勇敢做自己。
  「出醜效應」告訴你,有特色才讓你更出色。

  3. 使用推特會讓人類的寫作能力下降?大數據說,反而提升了用戶的寫作程度。

  4. 亞洲女性受到所有種族男性的高度青睞;白人和拉美裔男性和女性都比較受歡迎,
  不過,亞洲男性和黑人,受歡迎的程度偏低。種族偏見一直都在,即使嘴裡不承認,
  但潛意識則不然。

  5. 女性美不美,影響的不只是在交友網站上的人氣度,
  從網路數據顯示,外貌就是一切,不僅影響工作面試,連工作表現評等也與外貌有關。

  6. 為什麼女人……會變心?為什麼男人……要說謊?
  為什麼穆斯林……恨美國?為什麼亞洲人……看起來都很像?
  這些搜尋紀錄讓Google聽到了我們所有人的告白、關注與祕密。
  萬事問Google,問出的不只是答案,還暴露了你的內心。

  7. 按讚洩漏的訊息,遠比你想像得多。
  一個人按讚的模式還能拿來預測智商:這個模型能夠精準預測某人的標準智商測驗得分,而且一個問題都不用問。

  8. 活人獻祭不是過去野蠻時代才有。一名高中女生納瓦茲發的一則無腦貼文,讓我們見識到在網路上是如何地失控擴散,不到24小時,就在740萬人眼前遭到辱罵,普通鄉民逐漸演變為酸民、暴民,大家爭相上前補刀。

  9. 同性戀者是後天養成的嗎?大數據考查出美國各州都有穩定比例的同性戀人口。而同性戀是否願意出櫃,與當地的接受度有關,被迫躲在祕密裡的人,會在Google搜尋表態,因為Google是最沒有社會壓力的地方。

  本書透過魯德生動有趣的敘述,每個數據都各自有話要說,為我們展示人類的行為、看到整體人性。現在,數據科學家成為新的人類學家,數據能透露的訊息,遠比我們想像中多,因此許多社會或政治上的爭辯,也可透過數據證實,而非以訛傳訛或自以為是,也因為透過分析數據,我們得以看出人類的心理,建構人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