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不反應的練習:消除煩惱,清理內心的思考法

人生一點也不輕鬆,
  但只要學會「不做無謂的反應」,
  就能根本解決所有的煩惱。
  
  一位相信佛教不是宗教,而是「有助於改善生活的方法」的僧侶,
  帶你不隨環境起舞,擁抱隨心自在的人生!
  
  聽別人說你,就忍不住反擊?
  經常在FBLINE或社群網站上按讚、回應或貼圖?
  是否每天都有許多無謂的「反應」,任由心緒波瀾起伏?
  
  所有煩惱都始於自己的「反應」────理解這一點,正是解決煩惱的第一步。

  有日本「東大名僧」之稱的草薙師父,立志傳揚「有助改善生活」的佛教思考法。他相信,只要每天練習「無論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對不友善的事物作出反應」「用正確的思考方式來解決煩惱」,就能讓人生更加安寧、滿足又幸福。
  
  停止判斷「好、壞」「喜、惡」
  任何時候都「不否定自己」
  「追求心」讓人反覆滿足和不滿足,製造出輪迴的洪水
  巧妙擺脫妄想,「活用」欲望
  三大煩惱──其實是超便利的「工具」。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解答人生艱難問題的簡單智慧

  二○○七年三月西南偏南電影互動媒體暨音樂節上,推特爆紅,有六萬條推特在問下面這個問題:「你正在做什麼?」那時我想,要我開推特,可能比讓我把器官拿到eBay拍賣機率還要低吧。我看不出分享我現在正在做什麼,會有什麼商機。為什麼我要擴大我的朋友圈,讓陌生人都知道我的日常瑣事?我想假如我真的成為推特族,我的朋友會被我過多的訊息煩死,當我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知道我在上午十點的時候去了某家餐廳,中午的時候練了瑜珈,下午四點時認真考慮了一下想把瀏海剪短的事。如果每一點小事都用數位細瑣追蹤,我會無法痛快過生活。而且如果哪天我真的也用網際網路來分享我的生活瑣事,我要問的問題一定遠比「你正在做什麼」要有趣得多。

  直到二○○八年,我才認識到我當初的想法多膚淺。我問我自己正在做什麼?我當時在幾個網站寫文章,但是那些文章對我個人來說沒什麼意義。在經過多年的跌倒翻滾之後,我一次進步一點點,只想從自我厭惡的壓抑感中慢慢走出來,整個過程緩慢得好像人類進化史要在我個人身上重演一回。我費盡心機想做得更好一點,但是感覺卻一點也沒變好。我沉溺在一堆精神層面的文獻和勵志書中,希望從外面的世界找到答案。但我仍無法過期待的生活,不但沒有受到內在指引,也缺乏熱情助燃。

  經過長期執著於「我是誰」的思考之後,我試著把思考焦點放在「我正在做什麼」上,然後立即感覺到一種力量。我猛然領悟到,或許推特並沒有我想像的那樣膚淺。就像一塊豆腐,本身或許沒什麼味道,端看你放什麼去調味,我可以依照我的喜好去烹調。這就是推特的好處:每一推都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問得有理,答得就自然精彩。問一問哪些事形塑了我們的生活,探討潛在的解決方案,這是值得一推再推的。

  看似答案很多,中肯的卻在少數

  關於人生,我有許多疑問:如何讓一個人快樂?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如果一個錯誤的決定,或者一件沮喪的事,讓你萬念俱灰,這時該怎樣走出陰霾?如何讓自己走出舒適圈,去實現夢想?在一個充滿了不確定的世界中,要如何尋求一種安心的感覺?問題的清單可以一直列下去。

  不管我們信什麼宗教,不管我們持什麼政見,不管出生在什麼家庭,我們在哪裡紮下了生命的根,上述問題都避免不了。而且撇開我們的差異,有些問題是共同的。這些問題的答案決定了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有些答案看似飽含智慧,但是卻無法落實到行為上;有些答案看似平庸,但卻讓我們在環境中有所得;另有一些看似真理,卻在我們運用於生活中時,發現其中的脆弱。

  找到最適合自己走的人生路

  事實上一個大哉問,很少能有一個具體答案,大多因人而異。依照蘇格拉底的話來說,接受這一點是開啟大智慧之始。世上有那麼多我們不知道、不了解也無法預測的事,但如果我們學會傾聽自己的聲音,不再只是周遭的聲音,並開放心胸、關注當下,答案就會清楚呈現。是的,我說真的。答案就是要尋找到快樂,想與人產生連接,想過得充實,免於壓力,方法有許多種。如果沒找到答案就是沒答案,如果找到很多,人生就有很多答案。

  我的網站就是從這個念頭開始的,探索人生的不同可能,然後從中學習,找到最適合自己走的人生路。

  人們說,我們在教別人的,往往就是我們自己最需要學會的。我開始用@tinybuddha帳號在推特上每天發文的時候,問的都是困擾我自己的問題。我希望推文可以帶走我的焦慮和壓力,多年來它們跟著我,依附在我的身上,有如芒刺在背。我看了很多書,手上隨時拿著螢光筆,希望可以找到一條真理讓我活在當下,因為我花許多時間執著於過去,擔憂未來。有一陣子,我甚至覺得「活在當下」和聖誕老公公、美國夢,還有免費的午餐一樣,是一種填鴨式的夢想。

  經過這樣一天一則簡單分享,幾年累積下來,推特上也有了數千名追蹤者(現在已經超過二十萬),我開始重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只是在重複經典格言嗎?還是在重複的過程中,做了一些什麼呢?

  我想可能有很多人與我一樣,坐在電腦前,對於回答「正在做什麼」的問題時,感到非常自豪。但是一個激勵人心的問題,未必會引發一個積極的行為,特別是在一個資訊氾濫的年代,而我們要花許多精力在專業上的時候。我們狼吞虎嚥了許多名言佳句,但是他人太多的諫勸反而讓我們失去了自己選擇判斷的能力。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第二曲線》學習如何學習

倫敦皇家藝術協會曾在英國各級學校推出「能力取向的教育」(Education for Capability)活動,推行教育七個基本的C 陶冶(Cultivation)、理解(Comprehension)、創造(Creativity)、合作(Cooperation)、溝通(Communication)、信心(Confidence)、能力(Competence),這些是在現代社會擁有充實人生不可或缺的七要素。陶冶和理解是指成為社會一份子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主要包括英文、歷史、數學、科學及技術等,例如程式設計。在我們看來,這些都是基本能力和知識,但是還不夠,而且即使像這樣的科目,都不需要採取傳統教學方式。其他的C則是可以學、但無法教的能力,是能讓我們充分發揮潛能的基本能力。最後一個C所指的能力,是能把事情做成的特定能力。最好透過能獲得具體成果的實務性專案或問題,來培養這些能力。

教育乃是為人生預作準備,因此受教育後的人生應該是教育成果的最佳檢驗指標,但由於時間拉得太長,往往無法完成檢驗,只能偶爾在校友聚會時驗收成果。考試只能在學生受教後的短時間內檢驗他吸收了多少知識,無法測知他是否真能應用所學,結果卻使得大家過度聚焦於協助學生準備考試。但這是補習班做的事,而非教育家的工作。教育愈來愈像必須設法讓球通過一連串關卡的槌球遊戲,而複雜的規則讓遊戲變得更加困難。槌球是我最喜歡的運動,但是許多賓客都覺得打槌球挫折感太大、太吃力不討好了。我們的學校教育在許多年輕人心目中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去除這些關卡。

提倡及早學習的教育理論假定年輕人都願意接受一個論點:大人要求他們學習的東西日後一定用得著,而且所有知識都會安全的儲存在腦子裡,等有朝一日需要時再拿出來用。要求年輕人像這樣延後滿足,著實有點苛刻,難怪很少成功。缺乏情境脈絡的學習原本已經夠困難了,如果無法應用所學,更是很快就會忘光,學習新語言就是如此。所以我們在學校花了這麼多時間學習,其實很多時間都浪費掉了。然而如果我們主要從生活中學習,那麼最好切記,生活經驗乃是自幼開始。耶穌會強調生命最初七年的經驗會形塑我們的一生,他們說得對。

家庭必須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學齡前的孩子好奇心最強烈,每天都自動自發的學習。家庭也塑造了一個人的性格。年輕人往往在家中學會合作、負責任、自我克制,和懂得體察別人的需求。幼小的孩子已經具備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只是等機會綻放罷了,溝通的欲望也是如此。換句話說,「能力取向教育」的一切要素,家庭中早已齊備,只不過還需要父母以身作則或刻意教導,以發揮教育的效果。不幸的是,我們不能假定所有的家庭都能提供好榜樣,因此有待學校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所以第二條教育曲線的第一階段應該是設法協助父母善盡職責,好好主持孩子一生中第一所學校。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世界菁英為什麼相信失敗,質疑成功?:麥肯錫、高盛、Google、豐田汽車………試探一個人能不能成為人才時,一定問:「你當初是怎麼搞砸的?」

世界菁英為什麼相信失敗,質疑成功?
因為成功,總是在你相信成功經驗時離你遠去,
但失敗,卻一定在你勇敢描述它之後送你成功大禮。
相信失敗,不是要你習慣失敗,而是知道成功打哪兒來。
 

  本書作者佐藤智惠,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留學期間,即進入波士頓顧問集團工作,
  之後並擔任該校面試官。與世界菁英多年相處的經驗,她發現:
  世界一流企業如麥肯錫、高盛、Google、豐田汽車……
  在試探一個人能否成為人才時,一定會問:
  「說說你一輩子都記得的事,那件事你是怎麼搞砸的?」
     
  因為,有些責難,是老闆要測試你多能扛,
  有些成就,甚至需要你曾經把一件大事搞砸!
 
  哈佛、史丹佛不教成功,要你先學會失敗是正常:

  .沒有正確答案,你怎麼答對?
  哈佛商學院的教授在上課時,全程開放學生討論,不發言就沒及格機會;
  但當你舉手,就得同時做好和89位同學(敵人)激辯的準備。
 
  .公司大,必有內鬥,這裡教你自保:
  史丹佛商學研究所用角色扮演模擬職場,教導溝通與領導能力:
  學生扮執行長,解僱教授,招架不住被解僱者唇槍舌劍的抗辯砲火,
  當場哭了出來,怎麼辦?
 
  頂尖外商高手雲集,是因為善用失敗,而非慧眼識英雄:

  .當報告遭到主管狠狠打臉,你的反應是?
  麥肯錫出身,現任上海貿易公司游仁堂董事長的金田修,
  曾在簡報現場被主管當著客戶的面退件、狠狠打臉,只因欠缺麥肯錫應有的水準。
           
  .討教工作訣竅時,不能在意自尊。
  波士頓顧問集團BCG從不指導新進員工,但新人做一年,功力可抵外頭十年,
  因為你得練習向小你十歲的「前輩」討教。
  前顧問樫山雄樹,曾經因為不敢說英語、不滿公司問卷樣本而擺爛不幹,
  逃避問題,讓他被公司冷凍好幾年,直到他願意面對失敗,付出數倍努力才翻身。

  .不用做到最好,做對了就不算失敗。
  Google 前經營策略師石角友愛說:開發產品時若堅持「非得這樣做」,
  那不叫堅持理念,叫一廂情願。
  推陳出新的意思是:當失敗產品越多,用戶評價反而越高,
  公司更願意研發新品,形成良性循環。
 
  日商這樣磨出頂尖人才:不怕你搞砸,怕你不改:

  .別人的失誤為何要我善後?說這種自私話的人,必敗!會被豐田冷凍很多年。
  豐田汽車為何這麼強?因為犯錯者得記錄搞砸原因和對策,寫一份表格報告,
  分享給全公司的人,讓經驗達到橫向開展。
                  
  .都是數位相機,為何各國滯銷(被手機取代)、墨西哥卻暢銷?
  SONY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滑鐵盧,轉向墨西哥人銷售數位相機。
  當地人熱愛拍照,個人相機需求極高,讓攝影教師使用SONY產品教學,
  挖掘出大量潛在客群,造就銷售奇蹟。
  數位相機變得能賣與高端智慧手機反而不能賣,當中的差別只在「一招」之間,
  SONY的主管會看,你體會出來了沒?能吸收大敗經驗的人,他們立刻重用。
         
  .公司從來沒有義務「教」你,更不等你有把握。
  三井物業外派至烏克蘭的員工,報到兩個月每天不是泡茶、就是整理資料,
  客戶一通電話打來催貨,赫然發現自己竟是專案負責人,這下怎麼辦?
 
  這本書列舉了從學校到社會,你一定會遇到的種種失敗:
  報告被退、事情搞砸被斥責、背黑鍋、替人善後、逃避任務遭到冷凍、
  時限到了東西交不出來……
 
  你會發現,那些成就大事的人,個個有過跟你一樣的遭遇,
  你並不倒楣,而是要學會怎麼處理。這些人的方法可以讓你學會。
  現在的你,開始想怎麼述說自己的那場美好戰役了嗎?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救救我的羅曼史:破解已讀不回、舊愛不死、簡訊分手的愛情對策

機會那麼多,為何還單身?
  比老派約會還坎坷的網路世代愛情規則,
  你一定要知道!

  婚姻曾是一種經濟制度,約兩個世代以前的男女,在20出頭就相親嫁娶住家附近的鄰居,生兒育女、建立社會地位、綿延家族傳統,並提供陪伴。進入全民滑手機的新世代,對伴侶的要求不再只有傳宗接代與安穩溫飽,另一半還必須是你的靈魂伴侶、火辣情人。

  網路世代對伴侶的要求,過去可能需要一整個村莊才能提供:給我財產、身分、安穩的生活;同時也給我超凡、神祕、驚奇的感受;讓我安適,也讓我激動;讓我覺得新鮮,也讓我覺得熟悉;我不要意外,但我要驚喜。

  理論上只要夠幸運,找到靈魂伴侶,生命就會改觀,從此一路幸福到爆。

  問題是,靈魂伴侶可難找了。

  阿茲.安薩里,當代最敏銳的喜劇泰斗之一,
  以幽默的筆觸深入探討新世代戀愛甘苦。

  人生走到某個階段,不免就要踏上追尋愛情的旅程。我們反覆經歷與異性的相識、約會、戀愛、分手,都是為了覓得相守一生的伴侶。這個過程已可說是稀鬆平常,卻與短短十年前的情況大相逕庭。今日的單身人士所享有的戀愛機會之多,是人類歷史上之最。

  短短數年之內,尋覓愛侶的方式已產生巨幅改變。數十年前,許多人結婚的對象就只是看起來還不錯的隔壁鄰居,雙方家人先見個面,確認對方應該不是殺人犯之後就結婚,然後很快生孩子,全都在22歲之前完成。時至今日,一般人逐漸晚婚,因此也有更多時間去尋覓完美對象、靈魂伴侶。

  作者阿茲.安薩里多年以來均以新世代戀愛為喜劇表演主軸。為了撰寫此書,他將研究工作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與紐約大學社會學家艾瑞克.克林南柏格合作設計一項大規模研究計畫,包含數百次的訪問與主題座談,地點遍布東京、巴黎、布宜諾斯艾利斯、杜哈、洛杉磯、紐約、威奇托等城市。他們也研析多項行為研究資料與意見調查,並且藉由reddit網站的平台建立分類主題論壇,獲得數以千計的貼文響應。

  本書以針針見血的幽默語言呈現當代社會科學研究結果,對當代戀愛現象的闡述方式不僅是創舉,還能時時搏君一笑。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為什麼思考強者總愛「不知道」?》知識的威脅

看見孩子第一次踏出蹣跚的步伐,父母眉開眼笑一把將她抱入懷裡。第一次開口說的話、第一次表演的歌,或是進入學校拼字總決賽──她從中得到讚美和尊敬。在最初時我們就因為累積了知識和長處,得到讚許、欣賞和表揚。
 
培根爵士(Sir Francis Bacon)的至理名言「知識就是力量」是如此受到肯定,不需要多加贅述。我們從學校、職場和生活中所得到的專業知識(被認定為「知道」),決定了我們的地位,並帶來影響、權力和名譽。光是知識的外觀即給人莊重的形象,並得到我們強烈的關注。
 
過去幾十年來,已開發及發展中的經濟體皆無可避免的持續朝向服務業發展,逐漸遠離農業和製造業。目前越來越多人從事「以思考謀生」的行業。在許多國家,取得某種程度的正規教育,可以獲得就業的機會並提高收入。教育程度高直接與健康狀況良好、低生育率和長壽劃上等號。
 
撇開實際利益不談,知識和專業帶來的級別和權力,能夠讓我們覺得自己更重要和更有價值。我們也更加自信,這樣或許會因而激發我們的野心,試圖提升伴隨成功而來的地位。
 
作家和哲學家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告訴我們,我們經常將知識視為「必須保護及捍衛的個人財產。這個裝飾品能夠讓我們提升權勢等級,所以我們認真看待所擁有的知識。」組織重視能力和專業,因而持續養大我們對知識的胃口。評估表現有具體的標準,直接影響升職、酬勞、紅利和其他獎勵。這些因素凸顯出一種信念,即我們能力越強就會變得更成功,我們爬得越高,就會得到更多的報酬。
 
我們不只在外在世界因為得到知識和確定事物得到獎勵,這種觀念也深植於我們的大腦。近年來在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顯示,確定性是我們學習發揮最佳效果所需的關鍵條件之一。神經科學家洛可(David Rock)還提出,我們的確定性產生威脅時,神經系統可能等同身體遭受攻擊般產生疼痛感。其他研究也支持了這個論點,有關不確定性對大腦的影響研究顯示,少量的不確定性會引發大腦的「錯誤」反應。生活在顯著的不確定性當中會使人衰弱,例如不瞭解老闆對我們的期望,或是等待檢查結果確定是否罹患重大疾病。我們的大腦不斷在找尋答案。


來自加大的神經科學家葛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為了查證這個論點,研究一群患有嚴重癲癇並接受大腦半邊切除手術的人。葛詹尼加分別對只有左腦或右腦的對象進行同樣的實驗並得出以下結論,大腦的左半邊有個他稱為翻譯機的神經網絡。左半腦持續翻譯的能力代表其「不斷尋找秩序和理由,即便兩者皆不存在的時候也是如此。」
 
難怪我們如此迫切追求各種形式的知識,因為知識是如此美好。它保證我們會得到獎勵、尊敬、升官和財富、健康及自信。
 
不過或許謹慎一點比較好。曾幾何時某人對你推銷的東西是好到沒有任何缺點的?知識的問題在於一個鐵的事實,就是它非常有用。儘管它可能因此讓我們有所限制──矛盾地阻礙新的學習和成長,但我們仍會緊握著不放。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如何讓馬飛起來:物聯網之父創新與思考的9種態度

為什麼「物聯網」這個偉大的創新,
  竟是來自非科技背景,大學專攻北歐文化研究、還立志成為記者的人?
  「創新」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物聯網之父凱文.艾希頓的創新之路並非一路順遂。 
  他曾經屢戰屢敗,總是處於被開除的危險,
  更無從體會眾多有關創造力的文獻中,那些靈光乍現的魔幻時刻從何而來。
  在他的創造過程中,從沒有那麼回事。
 
  直到艾希頓體悟了奇蹟並不存在,體悟了天才與創新無關之後,才有了今天的「物聯網」。
 
  艾希頓要告訴所有人:「創新」,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創新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才能,每個人都能擁有。
  創新沒有捷徑,沒有突如而來的神奇時刻。
  創新絕非來自天才的靈光乍現,只來自平凡人如你我的實作與積累。
 
  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社會的「隱性課程」——服從比創新更受歡迎。於是,我們習慣趨同,顧慮提出異議,並將對創新的嚮往轉化成種種迷思:需要靈感、天分,相信有某種訣竅;以及對成功的不當認識:只看到結果,而忽略創造者在過程中遭遇的挫折與堅持的勇氣。
 
  在《如何讓馬飛起來》這本書中,艾希頓將帶領我們踏上藝術、科學、商業與發明各領域的創新之旅。我們將看到,創新是一步步的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再發現、再解決⋯⋯如此反覆,沒有神奇的「啊哈!時刻」,也無法單靠腦力激盪就想不勞而獲。我們可以學習的,是像導演伍迪.艾倫,把熱情當成創新的唯一動力;像《南方四賤客》的創作者派克與史東,保持不輕易妥協的孩子氣;像二戰時期設計出第一架噴射戰鬥機的「臭鼬工廠」,建立一個真正歡迎創新、接納不同意見的團隊。
 
  我們或許不會寫交響樂或發明科學原理,但每個人身上都有「創新」的才能;而天賦,不應該浪費。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人本獲利世代:七大核心理念,終結黑心企業

良心企業+有意識的消費者=美好世界

  消費者信心崩潰時代,全新的企業家類型出現!

  賺錢很容易,人的問題卻很棘手。
  有沒有可能,重視人更勝於利潤,反而獲利更多?!

  無論是食安、汽車安全、環保等問題,在在影響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甚劇。目前大家莫不渴望一個更好、更值得信賴的資本主義新版本,希望重拾對企業、對社會、對人的信任。因而可見現今商業市場上的社會意識逐漸抬頭。所有企業無不發現,利潤至上的思維不僅過時,且將危害企業成長。那些重視社會責任且善待員工的企業不再是少數、不再新奇,且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了。

  Sevenly公司的創辦人戴爾帕崔(Dale Partridge)正是活生生的範例,讓我們看見這種秉持社會意識的全新商業模式不僅即將發生,而且大出意料之外的是,竟可以獲利。在《人本獲利世代》中,他擷取多年來的個人經驗與市場研究,化為七大核心信念,而這些智慧都源自於消費者、開創先鋒與企業領袖,他們打破舊有的「利潤優先」循環,本著善意行事,在市場上大獲全勝。在本書中,作者提出生動有力的證明,將員工、顧客,以及供應商看得比利益更為重要的公司,往往獲利更為驚人。

  《人本獲利世代》指出一條路,讓我們得以創造如今消費者要求的公平世界,並讓這個世界保持公平。這本書提供實用與實際的建議,包括要做什麼與如何進行。改革你的世界、你的良心與你的企業,在在都需要你親身參與。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喜歡的事,就要拿來當飯吃!

如何與喜歡的事相遇?
我們會以怎樣的模式與自己喜歡的事相遇呢?接下來,將告訴各位我從多年訪問經驗觀察到的現象。

(1)在小時候相遇
一部分的天才或早熟的人屬於這個類型。例如在小學時就獲得下棋比賽優勝,或是棒球打得很好,早早就以大聯盟為努力的目標。
他們在小時候就發揮非凡的才能,獲得成功。
另外,因為父母工作的影響,希望將來也要像他們一樣的早熟孩子,也屬於這個類型。

(2)從書本、雜誌或電視中找到
很多人因為閱讀書籍、雜誌或看電視節目後,覺得「想要做做看這個工作」。
在夏威夷擔任美容師,或是在北海道的牧場製作起司,這種工作若不是透過電視或雜誌介紹,是無法知道的。

然而有趣的是,湊巧看了那樣的節目,直覺會告訴你「啊啊,那就是我未來的工作呀」。
一般而言,普通人少有機會知道各種不同職業的資訊,難以想像父母或親戚從事的行業以外還會有什麼工作。
但是,翻閱工商名錄,放眼望去就會發現工作種類真的很多。日前隨手翻閱了家裡的工商名錄,確實有不少光看職稱無法知道是什麼內容的工作。

(3)因他人介紹
也有人是透過他人介紹而與未來的志業相遇。
「可以請你做這件事情嗎?」當出現這種委託時,或是他人介紹工作時,就是命運齒輪啟動的那一刻。
最初你可能會覺得:「我從來沒做過,根本不可能!」但實際去做的時候卻相當順利。可能也因為做得很好,大家都認同你,那樣的經驗成為契機,便當作自己的本業。
這也是不可思議的偶然,卻是經常聽到的模式。
目前看起來好像都是命運,感覺無法掌握,但期望與喜歡的事情相遇的人,當然也會有較高的邂逅機率。

(4)直覺告訴你
有人的直覺告訴他:「我要成為醫生!」「我要開花店!」「我要成為歌手!」因此決定了未來的志向。他們不是理性地做決定,而是跟著直覺走,並非以可否獲得利益來判斷。
有趣的是,直覺是非常個人的東西。詢問當事人,他們也只會回答:「我就是知道。」
例如,第一次跟結婚對象相遇時,有的人會覺得「我知道我一定會跟這個人結婚」,而有的人卻沒有那種感覺。
即便平常沒有第六感的人,也會有啟發直覺的一天。現在只要先了解有這種情況就好,也先有心理準備,當直覺突然出現時,可能會產生抗拒感。

不錯失不可思議的偶然

為了讓喜歡的事更具體,「不可思議的偶然」變得很重要,但如何解讀這不可思議的偶然則是關鍵。

「為何會突然變得如此愛看料理節目?」

「為何佛朗明哥舞會一直出現在我眼前?翻開雜誌,打開電視,滿滿都是佛朗明哥舞。」

這種種偶然,是上天正在暗示你。

一天之內收到三則佛朗明哥舞的資訊,出現那些前兆之後,當你的朋友邀約:「要不要一起去學佛朗明哥舞呢?」你絕對要去試試看。為什麼呢?因為在那裡可能會遇到很棒的夥伴,或是那個場域本身會讓你感到相當愉快。

雖然還不知道是否會以佛朗明哥舞為畢生志業,但試試順著感覺走,距離與最喜歡的事情相遇的距離,又會縮短一些。

雖然有可能只去三次就變得不喜歡佛朗明哥舞,但在佛朗明哥舞教室遇到的人,可能會是未來職場上的貴人。

人生就是充滿了這種不可思議的偶然。建議你,當你覺得有趣,或是受到他人邀請時,先試試看再說。

雖然這個契機不知道會引導你到何處,但請珍惜並且正視各種可能性。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停止內疚、恐懼,別再製造藉口,過你想過的生活

如果把別人的肯定當成一種需要,那你永遠不會快樂。
  如果不讓你關心的人去做他們選擇的事情,那你永遠無法明白愛。
  如果用際遇和他人的感受決定自己的價值,那你永遠無法明白什麼是價值。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選擇成為什麼樣子。
  
  「有人說」、「我不能」、「我應該」、「我擔心」、「這不公平」、「都是你害我的」……
  這些都是你自己製造出來妨礙你追求幸福人生的藉口,
  世界上,喜歡你和討厭你的人永遠是5050
  你可以決定自己想怎麼做,不需要別人的認可。
  公平、責任、內疚、憂慮、別人的期望、遵循傳統……這些都是束縛住你的錯誤觀念,
  丟棄它們吧,
  當你真實地面對自我,就是邁向充實人生的第一步。
  
  個人成長的經歷、社會集體制約的力量、對價值觀的認知,甚至大腦的獎勵機制,
  都能提供你無窮盡的藉口,讓你停滯不前,不敢為自己踏出勇敢的一步。
  書中以具體的案例一一破解讓你原地踏步的行為,
  更進一步提供你具體可行的簡單方案,
  只需一轉念,改變自己,從當下開始。


【這樣做,生命就能改變】
  成長,意味著把你的生命力用來追求更大的快樂,而非是因為犯錯或在某方面有缺失而必須改善自己。
  愛是種能力和意願,能讓你關心的人去做他們選擇要做的事,且不要求他們必須令你滿意。
  快樂就是不把尋求認可當作一種需要,如果你想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不要追求它。
  你的價值由你自己決定,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你的價值與你的行為和感覺無關。
  內疚無法改變過去,只是在浪費生命。每次你開始內疚,問問自己,是不是當下想逃避什麼。
  憂慮一點也不能使事情變得更好。事實上,憂慮很可能讓你更難有效處理當下。
  歸咎別人是一種小技倆,每當你不想為生活中的某件事負責時,它就能派上用場。它是外控型人的避難所。
  別再以那些不是對就是錯的方式思考,事物其實沒有對錯之分,每個人都有不同,而且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去除那些錯誤的對/錯分類,你將會發現作決定比較容易。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近年來,許多研究都證實世界各地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這不只反映了所得與財富的分配不均,更嚴重的是,它造成了下一代的機會不平等,阻礙窮人的翻身機會。

  在經濟起飛的年代,不管出身為何,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機會成功,黑手也能變頭家。但隨著經濟發展趨緩,家世背景的影響力愈來愈大,有錢人家的孩子就算資質平庸,也能在大量資源挹注下,贏過窮人家的聰明小孩。

  為了理解貧富差距如何影響富人與窮人的生命機會,哈佛大學教授普特南組成研究團隊訪問一〇七位年輕人與他們的父母,呈現一九五〇年代至今,美國富裕家庭與貧窮家庭的生命故事。

  作者發現,相較於一九五〇年代,現在窮人與富人的隔離日益嚴重,富人集中在豪宅區,窮人集中在貧民窟,日常生活中人們愈來愈難接觸到與自己不同階級的人。此外,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年齡不斷下修,在學齡前就呈現巨大落差,中上階級的父母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給予刺激,培養孩子的認知與非認知技巧,窮人家的孩子則時常面臨家庭的崩解,或在隔代教養的環境中長大。

  不同於一般貧富差距研究多呈現數據資料,本書側重許多個人的成長歷程,以此訴說家庭環境、教養方式、學校、社區、社會資本的差異,如何影響不同階級孩子的流動機會。

  最後,針對貧窮孩子的困境,作者也提出解決方案,他認為我們應該將所有孩子都視為「我們的孩子」,以集體的力量來養育,否則機會不平等將同時危及經濟的成長與民主的效能,導致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社會成本收拾後果。

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為什麼超級業務員都想學 故事銷售:5大法則,讓你的商品99%都賣掉

從《玩具總動員》到《腦筋急轉彎》,你以為皮克斯賣的是製作精良的動畫,但故事開發部主管瑪麗柯勒曼說:「在皮克斯,大家都有共識──技術只是幫助說好故事的工具。」
 
  從《步步驚心》到《後宮甄嬛傳》再到《瑯琊榜》,你不會介意動畫製成的荷花池,只想知道若曦與四爺的感情去向,你無視歷史上根本沒有嬛嬛也沒有華妃,只想看權謀爭寵與絕地反攻,你不在乎梅長蘇生在哪個年代,只想放任身心靈被劇情角色綁架。他們提供的,以及我們要的都只有一個──故事。
 
  每個人都喜歡聽故事,因為故事不只好玩、好聽、好看,而且最重要的是好記。作者川上徹也在知名廣告代理公司工作後,為近50家企業透過廣告「說故事」,還獲獎超過15次。他創造「Story Branding」一詞,將故事的優點融入銀貨兩訖的商業銷售行為。
 
  成功法則一:商品和其他公司一樣,也能用「6個角度」找到故事

  你所以為的一樣,其實隱藏的是數不清的不一樣,所以投降前請先想:
  ・公司的理念、願景、抱負是什麼?
  ・透過你的商品,消費者能獲得什麼體驗?
  ・能打動消費者的服務、驚喜與期待是什麼?……
 
  【案例】: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1983年實施「自由女神像重建計劃」,消費者每次刷卡消費,公司就撥款1美元,捐助給「自由女神重建基金」。結果,持卡人消費金額比前一年度增加28%,新辦卡人也增加了45%
 
  【名校觀點】: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
  策略大師麥可.波特指出,社會公益也是增進企業總體競爭力的一環。企業應該運用獨特的專長和資產,讓社會和經濟部門同時受益、創造互利雙贏的局面。
 
  成功法則二:一個好的故事,總是會有「3大黃金定律」

  如同皮克斯有一套說故事的標準公式,想構築一個動人故事,你需要:
  ・主角:通常本身或被迫欠缺某種東西。
  ・目標:目標遠大且難以實現。
  ・態度:不畏挫折與阻礙,一路披荊斬棘。
 
  【案例】:日本肢障運動員佐藤真海,在申奧會議上透露,她曾是運動好手卻因病截肢,故鄉又發生311大地震,終究領悟能帶來力量的,正是運動精神中的希望與團結。佐藤的故事,成功為東京拿下2020年夏季奧運主辦權。
 
  【名師觀點】:皮克斯公司資深劇作家艾瑪考茲(Emma Coats),在「說故事的22個法則」提到:你會敬佩一名角色的努力不懈與勇於嘗試,多過於他的成功。除此之外,也分享可以套用在任何故事上的架構公式。
 
  成功法則三:結合好故事與企業品牌,你需要「3支利箭」

  如果產品與品牌脫鉤,可能變成下一個味全,因此必須:
  ・闡述抱負與理想,讓消費者知道你為何而在。
  ・找到你的最快、第一或唯一,你就能獨特。
  ・打造動人情節,讓故事立體有效。
 
  【案例】:日本「宮治豬肉」社長,決心改革農畜產業的困境,在2005年辭去上班族工作,接手父親以獨一無二「腹飼法」成就的極品肉質事業,進一步在隔年將其品牌化,躋身一級產業領導先驅。
 
  【名校觀點】: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翰科特(John P. Kotter)曾說:「不會講故事的企業家,就不會管理企業。」領導者或經營者為了讓公司企業維持穩定營運,通常都會在管理下很大的功夫,但不論是管理或經營,說故事的能力都很重要。
 
  成功法則四:建立死忠客群,讓他們墜入愛河的「7大魔法」

  想讓人愛上你的品牌,你得先學會去愛他們、與他們「談戀愛」:
  ・滿足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種感官需求
  ・適時表露品牌的內心話,甚至是小缺點
  ・保留一些神秘的元素,讓人想繼續探討而接近……
 
  【案例】:日本新幹線上有群「神級銷售員」,從準備工作到上場銷售都自成一格,但共通點在於「讓顧客滿意」。她們增加與乘客對話的機會,為的不只是販售商品,更提供愉快的體驗與雙方共享的「故事」,讓她們的業績達到其他人的34倍。
 
  【名師觀點】: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認為「沒有顧客就沒有企業」,只有顧客才能給予企業資源、賦予企業完整的形象。企業必須確實了解顧客物質與精神上的需求,並建構能得到認同的價值觀來吸引顧客。
 
  此外,還有成功法則五:故事銷售的核心是一切都要從人出發……
 
  本書除了傳授說故事、挖掘故事的方法,還搭配許多成功案例。其實,不是沒有故事,只是沒有發現;不是不會講故事,只是用錯方法;從現在開始,只要活用5法則,也能馬上構築屬於你和品牌的專屬故事!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抄襲經濟學:模仿如何激發創新

$$$
  智財權的三不管藍海地帶!
  到底智慧財產權是保護創新?還是保護抄襲?
  你絕對沒想過答案是「以上皆是」

  PradaCEO派特里奇奧.貝爾泰利說:
  「如果沒人仿冒我們的產品,我會更擔心。」

  時尚圈抄襲已不是新聞,舉兩個最誇張卻最知名的例子:

  案例1:法維亞納是一家仿製明星禮服的公司,他們最得意的事情,就是能在星光大道畫面播出的十分鐘內,設計團隊就已開始製作「最新」的明星晚禮服,而後用「十分之一」的價格販售,並大獲其利。

  案例2:社交名媛芭黎絲.希爾頓上了《大衛深夜秀》之後,時尚品牌Forever 21隨即推出了一款只要四十美元的連身裙,它和希爾頓身上那件Foley + Corinna的連身裙相似度沒有百分之一百也有百分之九十九!許多Forever 21的顧客,不管他們是否知道Forever 21涉嫌抄襲,他們購買Forever 21的裙子,只是因為他們喜歡裙子的設計,而且也一樣只要用「十分之一」的價格就能買到。

  身為認真創作的苦主設計師,通常是巴不得這些公司都能被法律與道德審判,但在美國,除非真的觸犯到商標法,否則作品本身的抄襲是不被規範的,然而更奇妙的是,對於時尚圈而言,很少人會花大把力氣上法院,抄襲甚至被看成是產業循環的一部份!

  法律背景出身的兩位作者卡爾.勞斯迪亞和克里斯托夫.斯布里格曼,就是利用這些對於抄襲有著高容忍度的行業,去探討無法可管,是不是真的會造成創新的滅亡?傳統觀念中,我們的確認為模仿、抄襲就是壞事,仿製品將會扼殺一切創新。然而,真的是這樣嗎?這在本書中,透過許多不同行業的故事舉例——時尚、美食、喜劇、橄欖球、字體、金融、音樂,我們可以看到,模仿與創新這把雙面刃,在某些情況下,限制的確保護了創新的根基,但在其他情況下,法律的不規範反而能促成更強大的創造力。在這些特定的行業中,抄襲與模仿的盛行,非但沒有讓這些產業走向滅亡,反而帶起一波又一波的流行。

  在這本書中,透過一個又一個與我們日常息息相關的各種產業案例,我們或許能重新檢視,到底什麼是「創新」?世界上是否存在著「百分百的創新」?而什麼樣的法律限制(或者不限制),才能既保護創新的基底,又能促成創新的發展?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非典型破壞:西方不認識、資源大轉移的四個新世界顛覆力量

 曾經號稱「大穩建時代」的全球體系,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全盤打亂。
  不曾聽過的小城市名,一夕成為左右全球製造的生產重鎮。
  快速成長的小型創業公司,瞬間成為傳統大企業的箝制力量。
  人們的社交活動,正被網路資訊處理技術牽著鼻子走
 
  目前全球正處於戲劇性的轉變,一個全然不同的環境正在形成。
  但,這只是開端而已!
 
  歡迎來到徹底顛覆過去的新世界!
  這本書將訴說到2030年,你可能已經感受到,
  但你還不知道改變幅度將有多麼劇烈的全球新景象。
 
  本書匯集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MGI)三位總監積累多年的全球趨勢發展研究心血,他們各自從自己的研究據點(倫敦、矽谷、中國)出發,將長達多年的實地觀察與資料比對,以淺顯易懂的數據、深具說服力的企業與個人實例,向大眾揭露隱藏在當前混沌趨勢背後的四大顛覆力量。
 
  本書第一部份,將介紹改變全球趨勢的四大顛覆力量,並分析這四大力量從何而來?目前發展如何?第二部份,則說明面對這四大顛覆力量所帶來的挑戰時,我們該注意哪些重點?可以如何應對?這些力量又將改寫什麼事?
 
  【顛覆世界的四大力量】
  經濟活動中心轉移
  技術創新的加速度
  全球人口老化的新特性
  更緊密連通的世界國與國局勢
 
  經濟活動中心的移轉,全球力量往東方及南方國家移動;技術創新的加速度,成為引領人類進步的爆炸性力量;全球人口持續的老化,為經濟成長及政府財政帶來隱憂;各國連通程度的加深,全球貿易體系成為龐大複雜網絡。
 
  這四大力量的加乘效果,不僅打亂過去每個市場長期建立的模式,也打破我們對於事物的既定想法,徹底改變以西方(或過去稱之為「已發展國家」集團)主軸原定的世界秩序,更迫使某些趨勢中止甚至瓦解,對21世紀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本書三位作者從消費、能源、利率、資本、人才、企業競爭、政府政策等層面著手,針對每一個全球經濟面向,從問題發生原因、帶來的影響以及因應對策,都有完整精闢分析。過去,我們對於世界是如何運作的直覺可能是錯的。不管是新的競爭對手出現,或者企業發現原來足以保護自身的防線,其實很容易一夕崩解,尤其廣大的新30億消費者將自新興城市出現,這些情況都進而需要「重置我們的直覺」。這個世界,特別是自「大穩健」(the Great Moderation)時代結束後,不僅我們的感覺不同了;數據也告訴我們,情況真的不同了。新興市場的崛起、科技發展對市場競爭力量所加速造成的影響、世界人口的老化,以及貿易、資本、人與人的流動,正同時對世界各地的企業和經濟體帶來了劇烈的變化。
 
  這本書說明了世界經濟重心的移動軌跡從西方轉移到了新興市場,還提到了不少令人吃驚的消息,例如到了2025年,光是中國天津這個地方城市的GDP產值就等於整個瑞典國家的GDP,還有在未來幾十年內,全球有一半的經濟成長將來自440個當今管理階層都難以在地圖上指出的城市。
 
  我們現在所見到不尋常的動盪現象,其實就是未來商業上的新實況,也是未來30年我們了解世界發展主旋律的重要知識腳本。

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輕鬆駕馭壓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成長課

你以為的常識即將崩壞:壓力對你沒有這麼不好!
  本書根據最新的科學實證,揭開「超越困難,就會更強大」的重大祕密!
  只有把壓力看做壞東西的時候,壓力才會對你有害。
  
  史丹佛最受歡迎心理學家暨最高榮譽教學獎得主凱莉麥高尼格,全面顛覆你對壓力的想像,探討心理韌性(在壓力中成長)與思維模式(面對現實的正念能量)的連結,帶領讀者看見壓力的光明面、如何善加利用壓力帶來的好處,以及壓力可以激發同理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重點是,你如何看待壓力,將決定你人生的精采度。
  
  只要改變對壓力的態度,結果就會跟著改變:
  如何改善工作帶來的倦怠感?
  A:請想想你的工作對公司或社會有何貢獻?重新定位你認定的工作意義,試著產生認同感,保護你不陷入工作倦怠之中。
  
  壓力能進化身體能量?
  A: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壓力,將壓力視為威脅會讓血管收縮,身體增強發炎反應,感到恐懼憤怒;若是以迎接挑戰的心態,身體會安心地擴大血液流量,以提供最大的能量,感到興奮、熱忱、充滿信心。
  
  考試、演講、簡報之前心跳加速是好現象?
  A:緊張感其實是「你正準備大展拳腳」的證據,與其讓自己冷靜,不如透過深呼吸去感受身體的滿滿能量,能夠將焦慮將轉為力量,發揮最佳表現。
  
  如何面對生病、手術、化療、等待檢驗結果的壓力?
  A:請想像此刻有許多人同樣承受著痛苦或壓力,讓自己對那些人產生同理心,充分理解他們的感受,藉此提醒自己不是孤軍奮戰。
  
  失去親人、感到孤立無援和龐大壓力時,該怎麼辦?
  A:請允許自己「既勇敢又脆弱」,主動踏出第一步,以自身的痛苦做為連結點,將關注的焦點轉到別人身上,能得到更多支持的力量。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成年孤兒

當那一刻來臨,
  為什麼要堅強以對?為什麼不敢放聲哭泣?
  剝去成年的硬殼,我們只不過是沒有了爸爸、媽媽的……
  孤兒。

  直到父母過世,我們才真正成年。

  那是生命中最深沉難解的痛。
  在一切都處理好後,我們裝扮上大人的穩重與成熟,回到了日常軌道,彷彿一如往昔。然而,無止無盡的悲傷並未消失,只是深潛入心,趁著每一個毫無防備的空虛伺機而動。

  成年喪親,其實是極普遍的現象,那種失去歸屬的感覺,需要受重視、受疼惜,卻往往被社會避而不談,更被我們自己刻意視而不見。可是,如何為失親之痛找到出口,面對身邊關係的轉變,並重新定位自我,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

  「失去了爸/媽,我要如何自處?悲傷,又能如何面對?不去想,它會自己消逝嗎?」
  「若有一天傷心不再,是否也表示我遺忘了他們?」
  「我也知道日子還是繼續要過,只是不曉得如何跨越眼前的這個大洞,而人生的路,就在那一方……

  我們以為只要轉過身繼續前行,傷痕自會消失,但是不管走了多遠,終究無法逃避自己。當失落成真,唯有正視它、接納它、撫慰它,我們才能超越這份巨大的哀傷,完整拼回人生。

  那一聲最後的再見,是我們陪著自己,真正迎向成年的開始。

  口碑流傳經典!幫助成年孤兒找到歸屬的療癒之書!
  「悲傷/喪親之痛」(Grief & Bereavement)百大熱銷好書!

  蘇絢慧專文作序!洪仲清、郎祖筠、許皓宜、廖玉蕙、劉秀枝、駱以軍動容推薦!
  美國《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特別推薦!

  以喪親為主題的書籍不少,但大多限於童年經驗;唯有《成年孤兒》直視「成年喪親」議題,幫助我們,不再為此擔憂受怕或茫然無助。

  資深心理學家李維醫師從親身經歷出發,以充滿包容、理解和關懷之筆,帶我們面對內心的所有未知、恐懼與不安,從心理出發,擴及人際情感、身體健康、財務現實,以充滿包容、理解和關懷之筆,指引我們,為終將到來的那一刻預先做好準備。而這將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最需要的,獨一無二的療癒之旅。

  六天內失去父親,四年後失去母親──面對如此巨變,即使身為資深心理學家,李維醫師同樣經歷了無比失落與沉重哀傷,甚至一度無力從哀痛中脫離。經過一段長久的自我療癒之旅後,他將自己走過哀傷的所有體悟與方法,全部寫入了本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