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投資報酬率最高的理財方式》投資自己

很常有人問我什麼是閱讀治療?聽到「治療」,感覺是生病的人才會需要治療。首先,澄清閱讀治療不是心理治療,而且來參與的人不但不是過得不好或需要治療的人,反而是生活過的比較好的人(富悠族),才會來參與WHF閱讀治療工作坊(原因後面解釋)

參與的人需要什麼條件嗎?基本上,一定要不排斥閱讀,更進一步你要熱愛閱讀學習這個環境是個社群,想找一群志同道合、同頻率及可以對話的人,共同學習成長的終身學習社群。「閱讀治療」和「讀書會」差很大!讀書會是把「書」當主角,強調閱讀的過程。相對的,閱讀治療不僅深入許多,而且是把書籍當做媒介。換言之,主角變成「人」閱讀治療更強調參與者彼此之間,乃至於閱讀治療師與參與者之間,一種奠基於長期信任的深入互動。這種漸次領悟與良性互動,才是改變行為與態度的關鍵,也是閱讀治療與讀書會最大的不同。

另外,你必須要有心學習,這是勉強不來的。因此,要成為社群內的人要通過一些考驗,其實說難也不難,因為這些考驗和規定,都是為了維護上課的品質和確保你有收穫。(站在學生的立場著想,這是我們最重視的)「當學生準備好時,老師才會出現」來上第一堂課前,一定要先看上課的十大要求

我分享我上課的心得(二年多的培訓,資歷累積中…),我一開始去上課用書是基金之神約翰.伯格Enough夠了,在報名上課前,我非常仔細看了上課規定,第一個感覺是這個環境管理很嚴謹,上了大學之後,再也沒有人會禁止大家上課不能接聽手機(會防礙其他想課的同學)、非常重視同學的誠信(首兩次預約中任一次爽約者,列為拒絕往來戶。)、甚至是重視出席學習情形(每月須出席2次以上,未達出席標準者,即放棄參與資格。)我心想連大學上課都沒那麼嚴格,還好我大學上課出席都很正常,我應該是可以做到,就報名了課程,開始我愛上閱讀學習的歷程…

兩年前準備去上課的我,翻了這本書《Enough,夠了》,裡面有許多跟金融相關的內容,很怕我去會聽不懂,像之前有關理財的講座,都是用PTT,下一張下一張…圖表說明非常難懂,聽完就是只有一種感覺,我被打敗了。然而,一去上第一堂課,老師不但是裸教(不用想到怪怪的地方,裸教指不用電腦教學只採取口頭講授、師生互動、指定用書的簡單工具。)而且會結合時事和笑話,把生硬的觀念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教給我們,教的內容也非常廣,除了理財(包含投資理論、投資心理學、投資歷史、投資產業…),人際相處、兩性關係、職涯發展、健康生活、快樂幸福…,只要是人生重要的問題,都是學習的範圍。從上課用書就看得出來,我開始上課到現在二年多時間,有用過的書籍《投資金律》《別掉入思考的陷阱》《99分》《達蜜經濟學》《再想一下》《大腦決策手冊》《隨機的致富陷阱》《人生轉投資》《蘇黎世投資定律》到現在的《黑天鵝語錄》《健康心方法》《心靈地圖》《象與騎象人》《投資人宣言》

我有段時間上課的出席率非常的危險,尤其是在下學期,之前工作三至六月是出差的高峰期,只要出差就沒辦法去上課,再加上有時候從學校宣傳回來至辦公室都已經八、九點,趕去上課都已經快下課了,為了繼續能上課,再晚即使剩不到半小時我都會趕去上課,這樣撐了半年,我發現我有一個很大的改變。除非不得已,我不再加班。因為我下班時間要去上課,一定要準時很有效率處理完公司的事情,然後去充電學習,讓我更有能力有效能處理完公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所以,『不是沒時間學習,而是學習才會有時間。』

後來,發現我不加班空的時間變多了,就把上課的堂數增加,一個星期七天,我有五天晚上要去上課,所以,我上面列那麼多本書,都是我的上課用書(一天一本共有五本書)。在上課的過程,培養了幾樣很重要的能力,第一個是紀律,這也是成功人必備的特質。你問有沒有想偷懶很累不想上課的時候,當然有。所以,要養成習慣,想都不用想,這個時間就是要上課不然,很容易就被自己的惰性打敗,不去上課的理由有很多,像天氣太冷、心情不好、工作太累、跟男/女吵架、被老闆主管罵、朋友約唱歌、被蚊子叮、遇到舊情人…列都列不完,所以,常常半途而廢的人,上了幾堂課就開除的人非常多。(沒有把學習當作是最重要的事,任何人都可以阻擋他來上課。)

第二個是秩序,每天除了上班外,要記得帶上課用書,每一天上課用書都不同,像現在星期二《投資人宣言》星期三《健康心方法》星期五《黑天鵝語錄》每天都用不同,當你重視這件事,就會記得。加上有嚴格的規定『無書者不能入坐』,像我的《蘇黎世投資定律》就有兩本,忘記帶書趕快去附近書店買,還好不是絕版書,不然想買都買不到。生活一團混亂沒有秩序的人,是會常常忘東忘西,沒帶書來就被趕出教室了。第三個是閱讀的習慣,來上課同學會分享這個星期看了什麼書,收穫心得分享;老師幫我們節省看到地雷書的時間成本,用專業的眼光分析哪些書值得看值得推薦,當然在耳濡目染上,我也練就了一身挑書的好功夫;有時候閱讀不是沒有動力,而是沒有人可以分享,若又有個社群大家都在談看了什麼書、推薦什麼書,即使原本沒有閱讀習慣的人,聽到別人的分享,也會慢慢培養出閱讀的習慣和領略閱讀的樂趣,而成功者沒有一個是不熱愛閱讀的。

看到我一個星期七天,就有五天在上課,會不會太誇張了…我一直記得巴菲特說的這句話:「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知識越多、財富越多。學習是很有用的,那你問我具體收穫是什麼,我可能很難回答。而且,學習成效每個人都不一樣。很多人想知道許多很具體的成果或方式,《夠了》提及我們太重視可以量化具體的東西,像是數字、報表…,卻忽略了無法量化的,像是信任、快樂、自信…,認為無法量化不具體的事物就不重要,幾乎跟盲目沒兩樣。巴菲特也提醒我們,要重視內在成績單,而非外在成績單。在韓第《你拿什麼定義自己》要把工作當學習,而把學習當工作,因為「改變」是需要長期的時間,沒有什麼是可以一蹴可幾。然而,不用像我一樣一星期五堂課,只要願意踏出第一步,來上一天的課,你就會發現「閱讀學習」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困難。反之,若你想成為「閱讀治療師」,那麼受到的考驗和必備的專業條件會更多。

最後一個我是覺得最不重要的,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非常在意的就是「上課費用」。我講完許多上課學習的好處、對生活財務的幫助、生活品質的提升,都會問我上課時間什麼時候,我的經驗是多數人只是問問,不是真的對學習有心、認為終身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我用最簡單的方式就能阻擋他們,上課是需要費用的喔!99%以上的人,都會打退堂鼓,「什麼?要我去上課已經很難了,還要我花錢?」我心裡都會覺得很好笑,最簡單的一個觀念『免費是最貴的!』許多金融課程都免費,但都租很高級的場地,錢從拿裡來?都是從去參加這些免費課程的人來,想貪小便宜的人最後都是虧最多的。只有1%有智慧的人,會尊重專業並懂得判斷,而且『什麼人會去上什麼課是一定的』,會問這種問題的人,大多就是會花五萬塊上短期昂貴課程被騙的人。

在投資理財,買二十年的保險,年繳三萬、五萬、十幾萬大有人在、在今年投資股市這波下跌的人所賠掉的金額…。生活當中,因為工作壓力不快樂,去吃大餐、逛街的消費、每年一定要出國二次的費用…,透過學習成長,不用買不必要的保險,知道股市高點狂熱不要進場、學習正向心理學,知道消費無法帶來快樂、分辨什麼是舒壓,什麼是紓壓,把以上這些錢省下來,可以上課上一輩子,都還上不完。因此,學習」對自己的財務是很有幫助的,來上課一段時間的人,都會發現自己消費的次數和慾望減少了,看書的時間增加了。所以,來參與者要願意花錢學習買書,也要有時間、更要有心持續學習(重要性:有錢﹤時間、有心學習)解答我一開始說的,參與WHF閱讀治療工作坊都是生活過的比較好的人(富悠族)

這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年代,關鍵就在學習與否。可悲的是輸家總是認為學習沒有用,難怪蘇格拉底認為智慧是無法教的。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講得主、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卡尼曼驚訝於大多數人在追求幸福時,所呈現出來的矛盾與言行不一。卡尼曼:「極少數人真正願意投入擁有幸福所需花費的時間與金錢好好學習,以便從根本上去改善個人的行為決策心理品質。」成功始於下定決心,抉擇是你唯一的阻礙。就看你怎麼決定了!